返回

巴中巴州区水宁寺镇中心小学

巴中巴州区水宁寺镇中心小学介绍

办学情况 水宁寺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85年,毗邻巴中市的平昌、通江两县,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,现有在校学生1360人,教职员工76人。近年来,学校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,坚持提升办学软实力,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,夯实教学常规管理,凝聚师生共同智慧,创新学生活动载体,以其良好的校风、严谨的教风、淳朴的学风赢得了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特别是学校结合多年办学实践,提炼的“上善若水、宁静致远”的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更是有口皆碑、蜚声在外。学校先后获得“巴中市文明单位”、“巴中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”、 “巴中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”、“巴中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”等荣誉;《教育导报》、《巴中日报》、巴中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学校的办学业绩给予宣传报道;教育部学生营养改善司涂义才副司长、省教育厅涂文涛厅长、市、区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到学校指导工作,给予学校高度评价! 水宁寺镇中心小学校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,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。 办学特色 一、以深厚浓郁的水韵氛围定位文化主题 ——突出优势、定位主题。水宁寺小学位于四川省环境治理优美示范镇水宁街道,坐拥群山、环抱佳境、一带澄澈、泠泠的清江水绕镇而过。教育如水,以其自然方成道,水有仁德、奔流不息;进取之德、哺育万物;奉献之德、水滴石穿;柔韧之德、不屈不饶;公平之德、源头活水;创新之德、甘于奉献;谦虚之德、流水不腐;清廉之德、以水为净。学校基于对源远流长的“水”文化的学习与研究,籍以校名及地理特点定位建设“上善若水、宁静致远”的校园文化主题,以“水”的深刻文化内涵,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,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有机渗透,以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,教育学生崇尚真、善、美,气度宽广,胸襟豁达,仁慈博爱,内心永远清泰、宁静、平和。 ——深挖资源,丰富内涵。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”。大善莫过于水,水谦卑,深沉,真诚。围绕校园文化主题,学校深挖“水育”文化资源,深刻领悟“水”文化内涵。一是读水。学校积极开展馥郁润书香的读书活动,充分利用图书资源,网络优势,阅读关于水的诗词,文章,名言。收集编撰《“水”文化知识读本》,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水的美、真、纯。二是悟水。通过读书笔记,“爱我水源、水文化”征文比赛等活动,让师生感受到水的深邃与博爱,水造福万物,滋养大地,不与万物争高下,虽柔弱却能胜强、克刚、滴水穿石。活动中师生从“水之韵”、“水之品”、“水之德”、“水之魂”中浅入深出感知到水的至善至纯的品质。三是学水。在常规教育中,教育学生务实诚信,用《中小学生行为规范》严格要求自己,做人像水一样馨真纯净,对人像水一样谦卑真诚,交友像水那样相亲尊重,言语像水那样热情真诚,做事像水那样认真勤奋,为政像水那样清澈干净,胸怀像水那样豁达无争。 二、以优美雅致的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环境是文化建设的载体,优美的校园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场所,更是育人启智的课堂。近年来,学校加大校园环境美化力度,让学生在绿意盎然,诗意迭生的校园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,享受着环境的幽雅。 ——让每一处景都说话。一进校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文化景观,一瀑清澈的活水从屏风顶端倾泻而下,跌入池中,池中荷叶丛生,亭亭玉立,水中各色鱼类追逐嬉戏,一块上书“上善若水、宁静致远”校园文化理念的奇石矗立其中,让人感受到校园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,处处呈现一种淡定自若的气息。“水”文化大理石浮雕,浮雕上简洁灵魂的图片,哲思缕缕的诗句从外到内展示了水的美丽情态、丰富意蕴、深刻内涵。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”,“水心如镜面、千里无纤毫”诗句揭示了水的动如雷霆的豪迈气势,静如明镜的优美风姿。“随风潜入夜、润物细无声”彰显出水的无私奉献、宽厚包容的品德。“博学”楼前法国梧桐上悬挂关于水的诗词:“问渠哪能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等语句无不像水一样潜移默化、滋润着学生灵魂。 于无声中寓教育,于有形处寓启迪。一幢幢高低错落的楼房有着水般的色彩(浅蓝色),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深沉、清新,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。教学楼以“致远”命名,意在教育学生志在高远,勤奋拼搏;以“德馨”冠名办公楼,旨在启示教师要做谦谦君子,博览群书,奉献教育;食堂命名为“知恩堂”,是告诉学生粒粒皆辛苦,要懂得珍惜与奋斗。这些匠心独具的布置无不体现着教育的细节,无不传递着教育润物无声的熏陶。 ——让每块绿地都抒情。校门口几块造型别致的花园,绿树成萌,鲜花簇拥,两块石碑矗立中央,上面镌刻着“创新”、“勤奋”,“鲜花感恩雨露,因为雨露滋润成长……”,“我们是妈妈播下的一粒种子,要像沉睡千年的莲子,只要有雨露和阳光,我们便会悄悄地发芽、滋长”等。校园春见花、夏见荫、秋见景、冬见青,花草相融,人景和谐,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气息与文化的润泽。每一句温馨的提示语,每一幅精致的宣传画,每一块灵动的橱窗栏,每一处惬意的花草园,无不渗透出一份幸福的心境,无不传递着一脉文化的意蕴。 ——让每一面墙都育人。教室走廊上的一幅幅名家书画作品,勤学励志的故事,教室的名人画像、班训、黑板报,学生寝室内的古诗词、信息牌、图书室阅览室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,会议室、办公室内悬挂的教育名言,无处不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印痕。遒劲飘逸的书法,淡雅清新的丹青,意蕴深刻的名句共同营造了学校“善、容、勤、恒、润、美”的精神文化磁场。 ——让每一个人都行动。学校是城乡环境治理示范单位,为全面绿色、美化校园,学校将公共区域责任到人,以班为单位承包花园、操场的管理工作,死角整理、花园除草、垃圾袋装等活动安排有条不紊。让孩子们参与劳动,主动管理,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,更加懂得珍惜这份难得美丽与干净。学校按《水宁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训练细则》,持之以恒的组织学生训练,引导他们明白一举一动,展示学校风采;一言一行,事关校园文明。 三、以丰富多彩校园活动提升文化品位 实践中,学校利用“水育”文化资源多层次、多角度开展主题活动,积极营造“活泼、拼搏、奉献、和谐”的文化氛围,丰富的多彩的活动开展促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升华,老师的业务不断提高,学校发展动力持续增强。 ——思想教育,纯净心灵。每天十分钟的班会课,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,每月一场爱国、励志影片观看活动,每期一评的学生评价活动的开展,有效的净化学生心灵,引导学生崇尚团结、友爱互助、包容奉献精神,弘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。 ——阅读经典、浸润人生。学校图书室、阅览室全天开放,成立班级图书角,开展诵读经典活动。一至三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背诵一些经典儿歌,四至六年级阅读寓言、童话,背诵诗歌,七至九年级每期阅读一本课标推荐名著。经典的精彩段落、优美语句、感人故事、崇高精神影响、浸润着学生,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充实与提升,在阅读中不断积淀和成长。同时在教师中学校认真开展“读专著、促成长”活动,通过阅读《爱心与教育》、《一份特殊的教案》等教育专著,使老师读书中故事,悟书中道理,领悟到教育的真谛。 ——文体活动,异彩纷呈。“五四”、“六一”、“一二·九”、“元旦”等重大节日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。一首首优美的歌曲,一个个表现动态美,曲线美的舞蹈,一曲曲体现旋律美、节奏美的音乐,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,一部部在现社会新风尚的情境剧,都让孩子们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、领悟而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,从中受到潜移墨化的感染和熏陶,彰显出学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。 ——社会实践,饮水思源。“环境综合治理”、“小手拉大手”、“敬老院服务日”、“防邪教育进社区”、“学雷锋月”到社区服务,科普宣传月到街道宣传科普知识。这些活动既煅炼了社会实践能力,又增加了知识,发挥学校教育作用,拓宽教育领域,辐射社会,促进良好风气社会的形成。 ——教学研讨,促进成长。每周的教学研讨,每期一次大型教研活动的开展,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,提升教师业务水平,更新教育观念。“水之韵”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,反映了老师们丰富的教育经验,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,灵动活泼的课堂氛围,严谨务实的课堂结构;“启航杯”新教师汇报课”活动开展,在学校更是营造了“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”的有序竞争态势。 ——关注留守,倾注真情。学校有“留守学生”600多名,学校为“留守学生”建立档案,开通了“亲情电话”,建立了“留守学生之家”,健全了留守学生帮扶制度。一名教师联系五名留守学生,生活上悉心照顾,学习上耐心辅导,心灵上真诚沟通,体现了教师的仁慈博爱。让孩子们的童年不再寂寞,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父母的温情。同时,学校完善了困难“留守学生”帮助机制,从办公经费挤出一定经费、教师捐助部分,成立“爱心”基金。资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,让他们能顺利完成义务教育。几年来,学校先后有十多名特困留守学生顺利毕业,进入到高中学习。 校园文化是一项博大精深、内涵丰富的工程,是学校师生的精神载体,更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,学校坚持各类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校园文化,在活动中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,在活动中不断促进办学品质不断提升,在活动中不断培育无私奉献,爱岗敬业的校园精神。弱水润桃李,馨香满校园。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,水宁小学师生朝气蓬勃,斗志昂扬,教育教学成果累累,已在巴中教育跨越发展的大潮中勇立潮头。在以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不懈努力,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校园内涵,以水般尚美澄澈的品格感染学生,以水样深沉浩大的渊博教育学生,以水般奉献无私去传递着教育真谛,为共同营造“上善若水、宁静致远”的精神家园而奋斗不止。

巴中教师招聘公告

巴中最新教师职位招聘